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永城市开元体育 > 新闻动态 > 2025春招观察:AI+岗位供需两旺 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变

2025春招观察:AI+岗位供需两旺 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变

发布日期:2025-04-13 05:49    点击次数:191
如果求职是一场攀登,应届毕业生朱永强在春招季的“初始高度”是4毫米‌——40张简历的厚度。他在“金三银四”到来前的2月28日,就带着这些简历走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双选会。 近一个月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多所高校的双选会发现,在求职的攀登路线上,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国产大模型DeepSeek掀起的技术浪潮与AI行业多年的积淀,在就业市场产生了涟漪效应。“大模型研究员”“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员”“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这些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企业展位前。与此同时,“AI+”的岗位需求正在增多。 事实上,真...

如果求职是一场攀登,应届毕业生朱永强在春招季的“初始高度”是4毫米‌——40张简历的厚度。他在“金三银四”到来前的2月28日,就带着这些简历走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双选会。

近一个月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多所高校的双选会发现,在求职的攀登路线上,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国产大模型DeepSeek掀起的技术浪潮与AI行业多年的积淀,在就业市场产生了涟漪效应。“大模型研究员”“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员”“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这些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企业展位前。与此同时,“AI+”的岗位需求正在增多。

事实上,真正凭借人工智能专业学位谋求一份工作的求职者或在少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学男向媒体介绍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在校生约4万人,和人工智能领域500万名的人才缺口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人才的输送端,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AI为就业服务带来的可能性,AI成了比肩“就业导师”的存在。一些求职者进入企业的面试,第一关就“遭遇”AI“考官”。因此,即使对于人工智能赛道以外的求职者来说,这个春招季的“AI含量”也一样很高。

当AI与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文科生如何“破局”

3月12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网络强国招聘季”春季大型双选会,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陆若然告诉记者,今年春招,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需求较往年呈增长趋势,在该校已举办的双选会上,众多科技企业表示将增招“AI技术专家”等岗位,随着企业AI产品线的快速发展,未来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该校日前公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达到48.88%。



上一篇:俄的情报部门出了啥问题?巴沙尔跑路的前一天,俄还觉得胜券在握
下一篇:张常宁留队执教!战全运会,洛杉矶奥运存疑
TOP